简介
丁召医学博士/留美学者/科副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炎症性肠病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便秘诊疗中心主任:湖北省卫计委结直肠肛门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外科俱乐部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疾病控制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腹盆部复杂肿瘤学组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肠病医学研究中心IBD协作组 秘书《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编委《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青年学术组(“IBD青年荟”)委员兼特约审稿人《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通讯编委主要经历:200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200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于2009年7月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工作至今,对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相关疾病系统的研究与探索。2015.02-2016.02接受湖北省组织部和湖北省共青团委派遣至蕲春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2013年被肠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医学部肛肠疾病中心选派至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进一步研修炎症性肠病的内外科治疗。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推广炎症性肠病的外科规范化治疗。2017年,在前期基础上,结直肠肛门外科组建IBD外科治疗专业组,任组长。2019 年申报并成立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BD外科诊疗中心,任中心主任。除完成大量的临床工作外,与武大生物样本库合作,建立了规范的 IBD数据库及手术标本库。常规开展 IBD 各种手术(微创、开放),不断追求外科技术改良探索,包括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腹腔镜下部分结肠切除术、复杂瘘(肠肠瘘、肠皮肤瘘、肠膀胱瘘、肠子宫瘘等)外科处理,以及复杂肛周会阴病变的手术治疗。率先报道回肠D型储袋的构建方式,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创造性的将术中“废用的”肠系膜下动脉与储袋的回结肠动脉重建,使回肠储袋得到“双倍”血供,以期降低储袋炎的发生率。对CD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提出了“顺蠕动侧侧吻合”和“功能性端端吻合”的具体应用指征。现负责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厅平台支撑项目基金、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多项结直肠肛门外科研究课题。在《Discovery Medcine》、《Colorectal Disease》、《Tech Coloproctol》、《Chin Med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 SCI 8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
擅长
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的外科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缺血性肠炎、结肠多发憩室炎、直肠脱垂、大肠息肉病、混合痔等结直肠专科疾病的诊治。
本页信息来自医院官网或互联网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