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活动性佝偻病?

    2023-06-06
医生回答
马鹏程
主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骨科

活动性佝偻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之一,主要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等物质造成,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如下:

1. 临床症状:发生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期,常表现为腕、膝、肋骨等肢体关节活动有限、易出汗、多汗、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

2. 体征表现:肺部正常,头颅变形,骨质软弱、易折断、易骨折,佝偻病骨改变如长骨沿长轴、膝关节显示X形腿等。

3. 血液生化检查:其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出现异常,而维生素D水平通常很低。

4. 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可见佝偻病骨矢状面及前后位放射线片下,易发现在肋软骨水平出现双弓形改变,以及肢端先天性结构畸形。

治疗方案:

1. 给予足量维生素D和钙剂,改变不良的情境和生活状态,保证合理的日光曝露。

2. 纠正营养不足和地方性饮食习惯,及时用含钙的食物补充钙元素。

3. 资料显示,锻炼运动也能增加骨量,但是由于孩子骨骼脆弱,防止落下和其他意外伤害。

4. 如果有明显肌张力增高现象,可采用肌肉松弛剂进行一定的治疗。

5. 尽早发现并治疗,治疗即可完全恢复。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