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低密度结节是什么

    2023-06-25
医生回答
李懿璇
副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低密度结节是指在肝脏内发现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异常区域,其CT值低于正常肝组织,通常在30 Hu以下。这种结节可能是肝内良性或恶性肿瘤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其他非肿瘤性病变的结果。

对于肝脏低密度结节的诊断,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评估结节的形态、大小、位置、边缘特征和强化方式等,同时结合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常见的肝脏低密度结节包括囊性肝病变、血管瘤、肝内脂肪瘤、肝细胞半乳糜样变性、肝移植后病变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饮酒、突然出现肝脏低密度结节的患者,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性。

对于肝脏低密度结节的治疗,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如果结节为良性病变,一般只需要进行随访观察;如果为恶性病变,则需要及时采取手术、化疗、介入治疗等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保护肝功能,避免因治疗药物等原因加重肝损伤。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