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崩症是怎么引起的?

    2023-05-18
医生回答
张兆发
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泌尿外科

1.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抗利尿激素受体失去功能而引起的疾病。

2.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在肾脏中调节体液水平,发挥抗利尿作用。

3.抗利尿激素缺乏或抗利尿激素受体功能失去会导致肾脏无法从尿液中回收足够的水分,使体内液体过多而产生尿崩症状。

4.尿崩症有多种原因,如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5.肿瘤特别是下丘脑肿瘤是引发尿崩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些肿瘤会破坏下丘脑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中枢,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6.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出血等也可以对下丘脑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尿崩症。

7.一些药物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等也可以引起尿崩症,这些药物作用于肾脏和下丘脑,干扰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导致尿崩症发生。

8.尿崩症的治疗需要针对其原因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