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眼睛做哪些检查

    2025-05-22
医生回答
李杜军
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湖北省中医院 | 眼科

糖尿病眼睛的相关检查对及时发现眼部病变、预防视力严重受损至关重要。糖尿病眼睛通常要做以下几类检查:

1. 视力检查:

这是最基本的检查项目。通过视力表检测远视力和近视力,能初步了解眼睛的视物清晰程度。如果发现视力有明显下降,可能提示糖尿病已经对眼睛造成了一定损害,比如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情况。它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眼部病变的大致情况,为后续进一步检查提供方向。

2. 眼压测量: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糖尿病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较高,而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常用的眼压测量方法有指测法和眼压计测量法。眼压测量有助于早期发现眼压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发展,避免因眼压过高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 眼底检查:

直接眼底镜检查:医生通过直接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情况,能够看到视网膜、视神经乳头、黄斑等结构。可以发现视网膜是否有出血、渗出、微血管瘤等病变,这些表现往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迹象。

间接眼底镜检查:相比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的视野更广阔,能更全面地观察周边视网膜情况。对于一些周边视网膜的病变,如视网膜裂孔、脱离等,间接眼底镜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这是一种特殊的眼底检查方法。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利用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中荧光素钠的流动情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视网膜血管的细微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准确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指导治疗(如激光治疗的时机和范围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 能够对视网膜进行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就像给视网膜做一个“CT”扫描。它可以精确测量视网膜各层的厚度,清晰显示黄斑区的细微结构。对于诊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病变非常敏感和准确,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可以将光线聚焦成一条窄缝,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放大倍数观察眼前节结构,包括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等。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角膜病变、白内障等眼部问题,裂隙灯检查能够发现角膜上皮的损伤、角膜水肿、晶状体的混浊程度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这些病变的情况。

5. 视野检查:

视野是指眼睛向前注视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可能会影响视野,导致视野缺损。通过视野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视野异常,对于判断视神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有重要意义。视野检查结果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眼部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如果已经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发现问题并进行规范治疗,最大程度保护视力。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