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神经萎缩是什么

    2023-06-25
医生回答
熊家平
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湖北省中医院 | 神经内科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病理状态,是指视神经的神经细胞不可逆的退化和死亡,导致视觉功能逐渐损害的一种疾病。它通常涉及在眼底检查中能够看到的视神经头。视神经是从眼球到大脑的唯一通路,所以视神经的损伤和萎缩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损害,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丧失。以下是视神经萎缩的一些常见原因:

1. 外伤:受到眼部打击或其他创伤性影响,导致视神经损伤或挤压。

2. 炎症:如视神经脑膜炎、麻疹病毒感染等,均会引起视神经炎症并最终导致萎缩。

3. 免疫作者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导致自身免疫攻击视神经。

4. 中毒作用:如酒精中毒、硝化甘油中毒等,可以引起神经毒性和细胞死亡。

5. 遗传因素:一些遗传病如视神经萎缩型家族性病变等中,视神经的损害与一些基因的异常有关。

6. 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等,由于缺血和缺氧导致了视神经损伤。

7. 其他因素:如长期暴露在强光或紫外线下,眼部手术或放疗等,也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

因此,对于视神经萎缩患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尽早发现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治疗原因之外,一些保护性措施也非常有帮助,如保持眼部健康、避免长时间开车、用电脑、看手机等。最重要的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检测和治疗任何早期视神经萎缩情况。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