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会不会导致失明?

    2023-06-25
医生回答
李杜军
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湖北省中医院 | 眼科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由于老年人眼晶体透明度下降,引起视力逐渐模糊。在初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些模糊,看不清东西,但是如果一直不加以治疗,可能最终发展为失明。

正常情况下,眼晶体是一个非常透明的物质,可以将进入眼球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使我们看到事物的清晰图像。但是如果晶状体变得浑浊起来,就会影响光线的透过和聚焦,导致视力下降。而如果白内障病情加重,晶状体会变得越来越不透明,在无法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可能最终导致失明。

白内障导致的失明发展缓慢,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发展到失明的阶段,一旦处于这个阶段,恢复视力的机会非常小。但是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通过手术等方法有效地控制白内障的发展,并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

因此,对于已经发现自己患有白内障的人,应该及时加以治疗。同时,老年人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