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的乳房肿物不致命?这是浸润性乳腺癌在敲警钟

    孔祥溢
    孔祥溢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摘要:6个月前患者触到乳房肿块、就到医院就诊,彩超示右乳多发性实性病变伴钙化、和一些其他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右乳浸润性癌II级、给予右乳肿物切除活检术。经治疗后肿瘤切除术顺利完成,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无红肿、渗液,一级切口,甲级愈合。术毕,生命征平稳,安返病房。

【基本信息】 女 、48

【疾病类型】 乳腺恶性肿瘤(右)、肢窝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右)

【就诊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就诊时间】 2022-02

【治疗方案】 右乳肿物切除活检术

【治疗周期】 住院治疗5天

【治疗效果】 肿瘤切除术顺利完成,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无红肿、渗液,I/甲。

一、初次面诊

患者于6个月前因右乳肿物就诊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 彩超示:

右乳多发性实性病变伴钙化(癌),较大者大小约为3. 0*2.5cm,BI-RADS 5类,右腋下多发性实性病变(LNM)。

2021-8-5我院穿刺病理:

右乳浸润性癌II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 90%强阳),PR(+, 10%强阳),HER2(2+,FISH无扩增),K1-67(+20%)。 右腋下淋巴结穿刺病理提示:有癌细胞。于桓兴医院行术前化疗9周期,方案: T (白蛋白紫杉醇) *6+AC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 *3,评效PR。

2021-12-16复查MR示:

右侧乳腺腺体紊乱,原右乳多发结节、肿物及非肿块样强化区,范围较前缩小,现大者最大截面约3. 5X1.9cm,边界不清,边缘毛糙,符合乳腺癌治疗后改变,考虑仍有肿瘤残存可能大。右乳皮肤弥漫增厚,较前减轻,右侧乳头及乳晕局部强化影,较前明显缩小,请结合临床随诊。现患者为行手术治疗来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部分检查结果如下:

2022-1-26胸CT:右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后复查,与2021-12-21胸部CT围像比较:1.右侧乳腺腺体不均匀致密,原类肿物影较前略缩小,现大者约2. 7X0.6cm,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局部新见一高密度影、右侧乳腺皮肤不均匀增厚同前大致相仿;以上请结合超声或MR检查。

2.右侧腋窝、右侧内乳区多发小淋巴结,同前大致相仿,现大者短径约0.3cm,建议随诊。左侧腋窝、左侧内乳区、纵隔、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3.左肺上叶肺大泡同前相仿,佘双肺未见明确结节或实变影。双侧胸腔及心包未见积液。

4.扫描苑围内甲状腺左叶体积增大伴多发结节,大者约1.1X0.7cm,同前相仿,请结合超声随诊。5.扫描范围内肝右叶结节,建议结合腹部检查。

2022-1-27钼靶:与2021-7-29乳腺X线片对比: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较前明显减小,钙化灶同前相仿。左侧乳腺新见弥漫钙化,BI-RADS 3类。

2022-1-26化验:生化CRE肌酐104. 6umol/L。患者于2022年02月08日全身麻醉下行右侧单侧乳房政良根治术,术后伤口恢复好,无红肿、渗液,顺利出院。

手术名称:右侧单侧乳房改良根治术

手术步骤:全麻成功后,右上肢外展位,常规消毒铺巾,作右胸部梭形斜行切口,切缘距肿物边缘约3cm,切开皮肤,剥离皮片厚度约0.3~0.5cm,内至中线、外至背阔肌外缘、上至锁骨下1.5cm、下至肋弓;连同胸肌筋膜将右乳腺体切除至右腋。解剖右腋,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清扫腋窝,保留肩胛下血管及胸长、胸背神经,连同腋窝脂肪组织及右乳腺体整块切除。以温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清理创面,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在腋前线及腋中线造两个小切口于右侧胸骨旁及右侧腋窝置引流管。缝合皮肤,加压包扎,右侧上肢固定。手术顺利,出血40ml。术后血压、脉搏及血氧平稳。标本送病理检查。

三、治疗效果

术程顺利,麻醉满意,出血量约40ml,未输血。术毕,生命征平稳,安返病房。

术后石蜡病理结果:

(肉眼所见):右乳改良根治标本,大小22X19X4cm,上附梭皮面积16.5X6.5cm,乳头及皮肤未见异常,胸肌筋膜尚光,书页状切开乳腺,于外上象限见一质韧区,范围4X2X1.8cm,距质韧区5cm见灰白皱缩区,大小2.6x1. 5x0.6cm.腋窝组织大小10X7.6X3cm, 经多人多次寻找,其内触及结节数枚,直径0.4-大小2.8X1.8X1cm。

镜下诊断:乳腺癌9周期化疗后。(右乳改良根治标本)乳腺组织中见浸润性癌组织残存,散在分布,呈非特殊型,级(3+2+1=6 分),肿瘤细胞呈轻度退变,间质局部纤维化明显,伴炎细胞浸润及钙化,符合中度治疗后反应(Miller and Payne分级: 3级);浸润灶最大径0. 1cm-0. 8cm。未见明确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肿瘤未累及乳头、皮肤及胸肌筋膜。周围乳腺可见导管上皮增生及钙化。腋窝淋巴结可见转移性癌(2/17),伴明显治疗反应。pTNM:ypT1 (m)NIa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R(-,0%),ER(+, 90%强阳), PR(+,20%弱阳),HER2(0),Ki-67(40%), CK5/6(-),E-cad(3+),EGFR(-),P53(+95%强阳),TOP2A (+35%)。

四、注意事项

作为医生要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1.乳房切除后胸壁可能会出现皮肤长期局部有疼痛、麻木、感觉迟钝等不适。

2.术后可能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必要时需再次手术。

3.术后乳房缺如,瘢痕挛缩等影响美观。

4.手术后有可能出现复发和(或)转移,或对侧发生乳腺癌。

5.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决定后续综合治疗。

五、个人感悟

对于一部分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原发肿瘤尺寸较大,存在区域淋巳结转移等情况。这会给这部分患者带来希望、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包括减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负荷,降低乳腺癌病理分期,甚至使得一部分原本不能保乳的患者可以保乳治疗。新辅助化疗以后再进行手术,多数可以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作为医生我也会为患者感到开心。

线上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