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 腔隙性脑梗死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怎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类似。出现不适表现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特异性治疗、急性期合并症治疗、康复治疗、原发病治疗。一般治疗吸氧和通气支持并不是所有腔隙性梗死患者需要吸氧,当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通过吸氧,以维持氧饱和度>94%;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根据病情进行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监护,可以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体温控制常用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或乙醇擦浴。血压控制常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营养支持根据病情发展,选择适宜的方法补充营养,有助于患者恢复。特异性治疗是针对缺血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中,某一特定环节进行的干预。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血管成形和支架术等,可以减轻栓子对血流的阻塞,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抗血小板治疗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剂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防止新血栓形成,避免症状加重。抗凝治疗合并高凝状态、有形成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的患者,可以使用预防剂量的抗凝治疗。大多数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在发病后4~14天之间开始口服抗凝治疗。脑保护治疗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常用脑保护剂有:自由基清除剂、阿片受体阻断剂、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镁离子和他汀类药物等。扩容治疗可以纠正低灌注,用于血流动力学机制所致的脑梗死。其他药物治疗降纤治疗:可选药物有巴曲酶、降纤酶和安克洛酶等。中药制剂:临床上常应用丹参、川芎嗪、三七和葛根素等,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脑梗死症状。针灸:中医也有应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丁基苯酞、人尿激肽原酶是近年国内开发的两个新药,对脑缺血和微循环均有一定改善作用。急性期合并症治疗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治疗目标是降低颅内压、维持足够脑灌注(脑灌注压>70mmHg)和预防脑疝发生。床头抬高20°~45°。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呋塞米、甘油果糖、七叶皂苷钠和白蛋白治疗。梗死后出血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抗凝方法治疗。癫痫如果脑梗死后2~3个月发生了癫痫,需要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感染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容易发生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导致病情加重。采用适当的体位,经常翻身叩背及防止误吸,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应用敏感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常通过冰盐水洗胃、局部应用止血药(如口服或鼻饲云南白药、凝血酶等)等方法治疗。出血量多引起休克者,需要输血治疗,或通过胃镜下止血或手术止血。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尽早活动,抬高下肢。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吞咽困难约50%的患者入院时存在吞咽困难。为防治脑梗死后出现肺炎与营养不良,需要及时治疗吞咽困难。心脏损伤如果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心脏问题,可能需要用甘露醇或其他脱水剂,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早期康复治疗根据病情,请康复科医生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计划。原发病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疾病,有利于控制病情和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