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脾不调是什么意思

    2022-11-04
医生回答
叶霈智
副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医科

肝脾不调一般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

肝脾不调(肝脏和脾脏不能协调工作)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多表现为肝郁脾虚、肝失疏泄(肝脏疏导的功能异常)、脾失健运而致的情志抑郁、胁肋胀痛、神疲(精神不振)、食少、泄泻等。

治疗多以疏肝理脾为主,主要方剂有出自《伤寒论》的四逆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出自《丹溪心法》的痛泻要方等。

1.四逆散: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组成药物有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主要治疗以手足不温、胁肋胀痛等症状为主的肝脾不调证。

2.逍遥散:

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脏气机来治疗郁病)、养血健脾。组成药物有炙甘草、当归、白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主要治疗以两胁(两侧胸部)疼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为主的肝郁血虚脾弱证。

3.痛泻要方: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组成药物有白术、白芍、陈皮、防风。主要治疗以肠鸣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疼痛缓解等症状为主的脾虚肝旺导致的泄泻。

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切忌自行用药,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