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孕期有哪些监测

    2025-05-07
医生回答
赵双俏
主任医师 三甲 免费咨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妇产科

孕期的监测可从身体指标监测、生活状态监测、心理状态监测来着手。

1. 身体指标监测:

体重监测:孕妇要定期测量体重,一般孕早期可每月测一次,孕中期和晚期每 2 - 4 周测一次。体重增长应符合相应孕周的标准,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存在问题。增长过快可能预示着孕妇水肿、胎儿过大等情况;增长过慢可能提示胎儿发育迟缓。

血压监测:从孕早期开始就要关注血压变化,每次产检都要测量血压。正常孕妇血压不应超过 140/90mmHg。孕期高血压可能影响孕妇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还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窘迫、发育迟缓等。

血糖监测:一般在孕 24 - 28 周进行糖耐量试验。孕妇要按照医生要求禁食后口服葡萄糖,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测量血糖值。孕期高血糖会增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引起胎儿巨大、早产等并发症。此外,孕期也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血常规可了解孕妇是否贫血,尿常规能监测尿蛋白、尿糖等情况,及时发现泌尿系统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问题。

2. 生活状态监测:

饮食监测:孕期饮食要营养均衡,遵循多样化原则。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必要营养;多吃新鲜蔬果,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取,预防便秘;适量摄入富含钙、铁的食物,如奶制品、动物肝脏等,预防孕妇缺钙和缺铁性贫血。同时,要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油、高脂、高糖食物,防止孕妇体重过度增加。

运动监测:选择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如孕期瑜伽、散步等。孕期瑜伽有助于增强孕妇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每周应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为宜。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作息监测: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 7 - 9 小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孕妇身体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稳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

3. 心理状态监测: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对胎儿的担忧等原因,孕妇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人要多关心孕妇,孕妇自身也要学会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如果发现孕妇情绪波动较大,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中,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孕期的监测是一个全面且细致的过程,身体指标、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多方面都需要关注。孕妇要按时产检,密切留意自身身体和心理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动异常、腹痛、阴道流血等,应及时就医检查,确保孕期母婴安全。

温馨提示: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请立即反馈